发布时间:2025-06-18      文章分类:公司新闻      浏览量:      文章来源:网络
●●“您尝尝•,这是昨晚刚从什川摘的-●,沙瓤甜瓜!”魏德伟热情地招呼着第一位顾客。市民王阿姨挑了个西瓜,顺手扫了扫摊点证上的二维码:“这瓜摊有‘户口△■◆’,扫一扫还能评价提建议,买得放心!”不远处,城关区酒泉路街道综合执法队副队长张泽中正沿街巡查,看到魏德伟的摊位,他上前帮忙调整了垃圾桶位置,并叮嘱道:“老魏,记得保持卫生,垃圾及时清理-△▼。”这样的场景■•,正在兰州主城区424处背街小巷同步上演。
今年,兰州市城管委联合公安交警等部门★▪,对临时摊点实行●“两包四必三禁△●”管理标准——包卫生=▼、包秩序,必须亮证销售、定点经营、规范摆放、配备清洁工具■-◆,严禁乱堆杂物、乱扔垃圾、搭售非农产品。在城关区酒泉路街道综合执法队办公室,瓜农梁小军正办理摊位申请:“以前摆摊东躲西藏-▼,现在有了固定位置,生意稳当多了!”他递上村委会开具的自产自销证明,工作人员迅速录入系统,并告知他:•“明早出摊前,我们会把临时摊点证送到您手上▪•。”
从晨光中的第一声吆喝到夜幕下的最后一笔交易=,兰州的瓜果临时摊点如同城市的毛细血管,既输送着民生养分-•,也展现着治理智慧■。
6月15日清晨7点,兰州市城关区酒泉路街道畅家巷的老槐树下,41岁的瓜农魏德伟正麻利地将自家种的西瓜码放在小货车上。与往年不同的是,今年他的摊位前多了一张特殊的“身份证”——印有专属二维码的临时摊点证=…,上面清晰地标注着摊主信息、经营位置和监管单位。“有了这个证,就像有了正式‘编制’★,再也不用东躲西藏了。…=”魏德伟笑着说。
“规范不是限制,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。”兰州市城管委景观科副科长石晓波表示。如今,这些持证上岗的瓜果摊点,不仅解决了农户销售难题,方便了市民生活,更成为了展示城市治理水平的窗口。在这张特殊的“身份证•△■”背后,是城市管理者对民生需求的回应,也是对城市文明的守护。
记者了解到,从6月15日起,兰州市424处应季自产自销瓜果临时摊点正式“开摊”◆■,像魏德伟这样的瓜农们带着专属“身份证”…•,以规范有序的姿态融入城市街巷,既方便了市民就近购买新鲜瓜果,也让城市管理更显温度。
“今年优化了流程,农户只需跑一趟就能办妥。”张泽中介绍★,每个摊点的信息都录入兰州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…,方便动态监管。七里河区土门墩街道的执法队员孟业玺则用★△“721工作法”管理摊点——70%的问题靠服务解决◆,20%靠管理,10%靠执法。•“即便要执法,也得先普法。=”孟业玺说。街道还建立了“城管+商户•”微信群◆•,及时发布天气提醒和管理要求。“明天高温,请大家注意防暑”“新到的瓜要摆放整齐,遮阳棚不能超出划线区域”……一条条温馨提示▪▼,让管理更有温度。
赣ICP备2021004608号 技术支持    筑网科技